NT$0
近日疫情升溫,防疫除了外在的環境消毒和社交距離,身體內在環境的免疫力也很重要。
免疫力就像城堡的城牆一樣,城牆堅固的時候,外在的敵人(病菌)就比較不容易攻破,身體也比較不容易被感染或生病。
除了均衡的飲食和運動,也可以利用食物的特性,補充足量維生素和礦物質,內外加持降低感染風險,保持健康狀態。
是否有過洗臉時突然發現額頭多了皺紋的經驗呢?平時總是被瀏海遮住的額頭,不知不覺間露出了初老的徵兆。
如何有效的降低高血壓是臨床醫師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,「規律運動」一直是被推崇的方法之一,只是根據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》上有最近建議,認為應該根據不同的血壓水平進行特定的運動達到最好的效果,對於血壓至少為140/90 mmHg的人,有氧運動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先考量個人血壓狀態!再選擇適當的運動《歐洲心臟病學雜誌》指出有四分之一的心髒病發作是因為高血壓所引起,且估計到 2025 年,全球約 60% 的人口將患有高血壓。儘管民眾普遍認為運動能降低血壓,但多建議在每週運動量上,但有專家認為應該考慮個人血壓的狀況,再來選擇適當的運動。
自律神經扮演著調節荷爾蒙與身體各項反應的重要角色。當自律神經不佳,不僅精神受到影響,身體也會難受不已。不過,只要肝好,自律神經也會好!
自律神經是控制荷爾蒙與身體的重要系統,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種。一篇由心理諮商師、睡眠指導友野奈央監修的文章指出,交感神經擔任著日間「油門」的角色;副交感神經則擔任著夜間「煞車」角色。若自律神經平衡崩壞,即使到了夜晚,身體也會處於興奮模式,除了對睡眠造成影響之外,還會引起困倦、頭痛頭暈、感到肩膀僵硬、焦躁等症狀。
大家應該都知道缺乏某些營養素會產生疾病,例如:缺乏鈣質會導致骨質疏鬆症、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壞血病。但其實在缺乏營養素的初期尚未造成疾病之前,身體外觀有可能就已經產生改變,包括:皮膚、頭髮、指甲、牙齒…等,所以「營養手面診」也是我們營養師在諮詢時會納入的營養評估方法。
世衛組織,維生素D用於預防呼吸道感染
COVID-19-Fauci博⼠對抗病毒提升免疫⼒祕⽅:運動、睡眠、適量維⽣素D與維⽣素C
根據Anthony Fauci醫生,大多數「所謂的免疫增強補充劑」實際上是「什麼都沒做」。但是,Fauci推薦使用兩種維他命來幫助保持免疫系統健康。
忙碌是現代人生活的基本模式,健忘更是忙碌下的產物。 近年研究指出,人類的腦細胞活性在20歲左右時達到顛峰,之後大腦內部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和促進腦細胞活化的營養素,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;加上現代人的壓力大,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維持好腦力、保有好記性,便成為另一種考驗。
壓力荷爾蒙會影響人體能量集中在肌肉與心肺,以強化身體對抗壓力的效能,減少腦細胞運轉,長久下來,更容易導致腦部海馬區萎縮,使得精神難以集中、記憶更加衰退。尤其忙碌生活讓現代人不重視三餐飲食,造成營養攝取不足或是偏差,加上缺乏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模式,就會造成營養失衡,腦力因而流失得更快。
均衡且多元的飲食內容,是維持好體力和好腦力的關鍵,而選擇對的食物的確可以調整情緒、改善記憶、增進專注力。洪若樸從營養師專業觀點,挑選10種能夠讓你吃出活力、減低壓力、增進記憶的好食物: